中国共产党成立(2022年)

时间:2022-07-24 08:50: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共产党成立(2022年),供大家参考。

中国共产党成立(2022年)

 

 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 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 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马 克思主义同 中 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 国际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 国, 中 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中国人民为 了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 英勇 不屈 的斗争, 其中 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但都相继失败了 。

 历 史证明 , 中 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 限性和阶级局 限性, 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 中 国产生了 无产阶级, 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 到 1919 年产业工人已 经发展到200 万人左右。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为 中 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 阶级基础。

 1917 年俄国十月 革命的胜利给中 国送来了 马 克思列宁主义, 使中 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 救国救民的真理。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 国的广泛传播, 为 中 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 思想基础。

 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 促进了 马克思主义同 中 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 中 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 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国共合作与 分裂

  北伐一直是孙中 山 的革命理想。

 概揽孙中 山 的北伐观, 它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高举护法大旗。

 孙中 山 历 来视《临时约法》 和国会为 中 华民国的主要象征和共和制度的可靠保证。

 他曾 指出 ,“约法与 国会, 共和国之命脉也, 命脉不存在国体将安托?须知国内纷争, 皆由 大法不立; ”“共和国家之总枢全在国会, 国会为 民国中 心, 宪法为 立国大本”; 故“今日 言和平救国之法,惟有恢复国会完全自 由 行使职权一途。

 ” 可见约法和国会在孙中 山 北伐观中 的地位。

 (2) 重视军事斗争。

 孙中 山 为 恢复约法和国会,先后进行过多 次护法战争。

 如辛亥革命时期的北伐; 1915 年第一次护法战争; 1922 后第二次护法战争和 1924 年江浙战争爆发时孙中 山 领导的北伐等等。

 这一切都足以说明孙中 山 对军事北伐的重视程度。

 (3) 联合其他力 量。

 早期的孙中 山 没有自 己的军事武装, 进行军事北伐只 能依赖地方军阀。

 采取利 用 或联合一派军阀反对另 一派军阀的做法, 致使他领导的多 次北伐都因地方军阀的反对和破坏而失败。

 在共产国际和共产党人的帮助下, 孙中 山 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 进入了 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

 孙中 山 北伐的主导思想是试图通过战争的方式武装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维护临时约法和国会的 尊严, 挽救濒于失败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这种与 中 国近代民主政治建 设统一的北伐无疑符合中 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方向 , 具有鲜明 的进步性。

 这是北伐战争的合法性依据, 也是共产党人在国民革命时期支持北伐

 并努力 把北伐纳入革命轨道的理论基础。

 与 国民党的北伐观相比, 中 国共产党的北伐观则 经历了 一个发展 过程。

 初期中 国共产党反对北伐。

 原因是孙中 山 1924 年发动的北伐不 仅时机不成熟, 而且孙中 山 在宣言中 声明要与 奉张、 浙卢等“友军”

 共讨曹吴, 更是隐没了 自 己独立的政治主张, 混淆了 革命阵线。这就 决定了 此次北伐不可能动摇北洋军阀 的反动统治, 因而遭到中 国共产 党的反对。

 之后随着国内 形势的发展, 中 国共产党转而改变了 态度,

 开始积极主张北伐。

 其主要原 因是由 于吴佩孚与 奉张联合进攻国民军,

 使中 国革命到了 生死关头。

 因此,中 国共产党当 前的主要斗争目 标是 向 吴佩孚进行攻击, 其途径“固 然应该在北方努力 集中 一切革命势力

 来抵御帝国主义的反攻, 然而根本的解决, 始终在于广州 国民政府北 伐的胜利。

 ” 同时, 通过北伐既可以达到发动农民起来参加革命, 扩大 革命的同 盟者的目 的, 又可以借以巩固 广东革命根据地。

 并重视对北伐军政治思想的改造, 为 保证北伐军事行动的顺利 进行, 中 国共产党选派了 自 己的优 秀党员 到各军去担任政治工作, 以推动北伐军沿着正确 的方向 前进。

 1926 年 2 月 21 日 至 24 日 中 共在北京举行特别 会议, 发表了 对当 前时局 的看法, 支持北伐; 3 月 暴发“中 山 舰” 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后在国民党左派支持下通过谈判解决了 事件, 共产国际对国民党右派也妥协, 支持蒋介石出 任北伐军总司 令。

 7 月 ,国民革命军出 师北伐, 共产党在扩大会议上与 第三国际的指示中 , 均强调军事和政治并举, 北伐的政治纲领是 “打倒列强除军阀 ”,中 国革命的根基就是解决农民问题, 强调在北伐中 维护工农利 益的重大意义, 之后便在北伐过程中 组织农会觉醒农民, 工农运动迅速扩张了 共产党的势力, 此举造成了 国民政府内部左右派的分裂。

  1926 年 10 月 , 共产党为 实践北伐, 于上海发动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 建立“上海市民自 治政府”。

 军阀孙传芳部对工人、

 市民进行镇压。

 工人 100 余人被捕。

 上海总工会委员 陶静轩、 “起义总指挥部” 成员 奚佐尧等 10 多 位共产党员 被杀, 起义失败。

  1927 年 2 月 19 日 革命军占 领杭州 时, 共产党为 配合国民军进攻上海, 发动了 第二次工人武装起义, 并在共产国际人员 指导下进行军事布置, 起义得到了 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在国民军先头部队的配合下, 经过浴血奋战, 起义取得了 胜利。

  由于对共产党的态度不同, 国民党左右派出 现分裂。

 右派代表南京的蒋介石与 左派代表武汉的汪精卫分设政权, 史称宁汉分裂。

 1927 年 4 月 1 日 , 汪精卫从欧洲经莫斯科回 到上海, 与 蒋介石会面, 汪承诺阻止武汉反蒋, 而蒋则 支持汪主持党务。

 2 日 , 国民党监察委员 吴敬恒、 李宗仁、 黄绍竑、 陈果夫等在上海开紧急会议, 提出 检举“共产党连结容纳于国民党之共产党员 , 同 有谋叛证据”。

 汪精卫 6 日 抵达武汉。

 蒋介石则 于 9 日 离开上海赴南京。

 4 月 12 日 , 军队开始在上海逮捕、 处决共产党人, 是为“清党”( 中 国共产党称为“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

 4 月 17 日 , 在南京的国民党中 央执行委员 胡汉民、 蒋介石、 柏文蔚等及部分监察委员 宣布在南京组成国民政府, 以胡 汉民为 ** , 宁汉正式分裂。

 1927 年 7 月 15 日 , 汪精卫在武汉进行分共。

 ( 中 国共产党称“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

 自 此, 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共产党于 8 月 1 日 发动南昌 起义被迫( 国民党称为 南昌 暴动)

 成立属于自 己的武装部队。

 南昌 起义的起义评价

  南昌 起义, 是中 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 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

 它打响了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宣告了 中 国共产党把中 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 标志着中 国共产党独立地创 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1933 年 7 月 11 日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 央政府根据中 央革命军事委员 会 6 月 30 日 的建议, 决定 8 月 1 日 为 中 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

 从此, 8月 1 日 成为 中 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 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南昌 起义, 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 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 没有和湘、 鄂 、 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 开展土地革命战争, 而是孤军南下广东, 企图打开海口 , 争取外援, 重建革命根据地, 再次举行北代, 加之两次分兵, 不能集中 兵力 歼敌, 成为 敌人各个击破等原 因, 最后遭至失败。

 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 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 充分地表现了 中 国共产党和中 国人民不畏强敌、 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

 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 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 沉重地打击了 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极大地鼓舞了 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它对创 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 了 重大的贡献。

 井冈 山 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评论及意义 井冈 山 革命根据地的创 建, 为 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斗争树立了 榜样, 成为 中 国革命走上建农村 根据地, 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的道路的开端。

  在总结茶陵战斗经验时, 毛泽东提出 了 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

 三大任务是:

 第一, 打仗消灭敌人; 第二, 打土豪筹款子; 第三, 做群众工作, 帮 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

 三大纪律是:

 第一, 行动听指挥; 第二, 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 第三,打土豪要归公。

 与 此同时, 重建了 宁冈 、 永新县委, 恢复了 莲花、 酃县党的组织活动。

 一九二八年一月 , 部队占领遂川 , 建立了党的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 以及暴动队、 赤卫队、 农民协会、 工会等群众组织。

 在遂川 , 毛泽东对部队提出 了 六项注意:

 上门板、 捆铺草; 说话和气; 买卖公平; 借东西要还; 损坏东西要赔。

 经过三个多 月 的游击战争, 井冈 山 区和宁冈 、 永新、 遂川 、 茶陵、 酃县靠近井冈 山 的地区, 都为 工农革命军所控制。

 袁文才、 王佐领导的两支地方武装, 经过团结改造, 编为 工农革命军第 1师第 2 团 。

 二月 , 工农革命军攻占 新城, 于二十一日 在砻市成立了 宁冈 县工宵兵政府。

 至此, 井冈 山 根据地初步建成。

 毛泽东点燃的” 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开创 了 在革命转入低潮的形势下, 重新聚集革命力量, 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局 面, 为 中 国革命照 亮了 胜利前进的航程。

 井冈 山 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点燃了 “工农武装割 据” 的星星之火, 为 中 国革命的中 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 走上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 开辟了 新的道路。

 说明中 国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 敌人很强大, 革命的道路还很长。

 也说明中 共开始走向 成熟, 找到了 正确的革命道路。

 遵义会议的意义

  遵义会议是中 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它结束了 王明“左” 倾冒 险主义在党中 央的统治, 确立了 以毛泽东为 核心的新的党中 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 央的领导地位。

 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 党, 挽救了 红军, 挽救了 中 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 胜利 地完成长征, 开创 了 抗日 战争的新局 面。

 它证明中 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 主解决自 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 是中 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 成熟的标志。

  一九三五年一月 十五日 至十七日 , 中 共中 央在遵义召 开了 政治局 扩大会议, 结束了 王明 "左"倾冒 险主义在党中 央的统治, 确立了 以毛泽东为 核心的新的中 央的正确领导, 把党的路线转变到了 马 克思列 宁主义的正确 轨道上来, 因而在危急的关头, 挽救了 红军, 挽救了 革命, 成为 中 国革命从挫折走向 胜利 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红军长征 1934 年至 1936 年, 中 国工农红军以血肉 之躯谱写了 人类历史上无与 伦比的英雄史诗:

 二万五千里长征。

 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 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 它激励着一个有 13 亿人口 的中 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

 中 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 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 成为 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从 1934 年 10 月 16 日 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 直至 1936 年 10 月 红军三大主力 胜利 会师, 中 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 历时两年整, 行程上万里, 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

 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 路上行军一共 368 天, 余下来的 100 天大多 都在战斗中 渡过。

 据美国著名 记者斯诺统计:

 红军一共爬过了 18 条山 脉, 其中 5 条终年冰雪覆盖; 渡过 24 条河流; 经过 12 个省份; 占 领过 62 座城市; 突破 10 个地方军阀 组织的包围, 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 央军。

 平均每天行军 71华里, 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 可说近乎奇迹。

 第一次国共合作:

 从联俄容共到宁汉分裂

  国共内战

 自 从兴中 会展开联合中 国各地革命势力 , 成立同 盟会共同 进行反清革命之后, 便面临着不断的改组与 整合问题, 同盟会在经历国民党、 中 华革命党时期后, 于 1919 年改组为 中 国国民党( 亦简称为 国民党)

 。

 中 国国民党总理孙中 山 在其著作中 主张国民党应为 一个列 宁式政党, 此举引 起甫创 立的苏联注意。

 苏联认为 国民党走的左派路线与 苏联的主张类似, 当 时又同为 国际孤立的状态, 因此苏联共产党与 中 国国民党一直维持相当 的外交与 军事援助关系 , 甚至往后 1925 年以及 1926 年中 国国民党曾 经两度申请加入第三国际( 又称共产国际)

 被拒绝, 但第三国际仍承认中 国国民党为“准共产党” 。

 但是第三国际在马 日 事变后怀疑国民党( 以及后来的中 国国民党)

 的革命立场和革命坚决性, 对于当 时的国际共党组织的主张并不认同, 路线也有所分歧, 因此又积极地推动中 国共产党的发展。

  1923 年 1 月 , 基于中 国北伐与 突破孤立外交的需要, 原本就主张外交上与 苏联接近的孙中 山 , 与 苏联政府全权代表越飞在上海会面, 正式讨论与 中 国共产党合作。

 会面后, 两人发表《孙文越飞宣言》 , 联俄容共全面展开, 成为 当 时国民党的主要路线。12 月 29 日 , 孙中 山 落实接受列 宁和共产国际的协助重建大元帅府, 第三国际派出 鲍罗 廷到广州 为 孙中 山 顾问, 以苏共为 模式重组中 国国民党。

 1924 年 1 月 在中 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实行“联俄容共” 政策。

 透过苏联的援助, 于 3 月 组建黄

 埔军校, 蒋中 正担任...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